深夜的車間里,只有一臺一機加工中心還亮著燈。CNC加工程序屏幕閃著微光,金屬屑在冷卻液下發出輕微的叮咚聲。操作臺上的零件堆疊整齊,每一件都要經過精密零件加工才能交付客戶。小李是夜班的技術員,剛剛完成了一天的車削工作,準備檢查最后一件鋁合金零件。
忽然,他發現一個零件的孔位尺寸出現了異常偏差——偏差足以讓整個設備在客戶工廠報廢。小李皺起眉頭:他明明嚴格按照加工程序操作,使用了正確的夾具和刀具,怎么會出錯?
小李回憶起今天白班交接記錄:CNC加工中心的刀具更換記錄顯示,一枚銑刀剛剛換過,但機床振動數據卻異常正常。難道是機床本身出問題?還是……有人動了手腳?
他心里一緊。夜班車間很安靜,除了冷卻液流動聲和機床低沉的轟鳴聲,什么都沒有。小李決定重新啟動加工程序,用同樣的參數進行一次試加工。金屬在銑削中飛濺,他屏住呼吸,仿佛每一次刀具切入都是一次心跳。
加工完成后,他仔細量測零件尺寸,竟然完美無誤。這讓他更加困惑——零件偏差究竟是怎么來的?他拿起夾具,檢查刀具安裝,發現一絲微小的松動痕跡。原來,白班交接時未完全固定夾具,微小偏差經過高精度一機加工中心放大后,就出現了零件異常。
松了一口氣的小李,突然聽到背后傳來輕輕的笑聲:“第一次值夜班嗎?”是老技師王師傅,他總是喜歡在夜晚巡查,像守護車間的幽靈一樣。王師傅拿起一件零件,指著上面精密的加工痕跡說:“這就是CNC加工的魅力和風險。再小的失誤,也會被機器放大。”
那一夜,小李不僅解決了零件偏差的問題,也第一次感受到一機加工中心背后的力量——它不僅是冷冰冰的機械,更是工匠智慧的延伸。
從那以后,小李每天都會仔細檢查夾具、刀具和加工程序,他知道,每一次精密零件加工,都是對自己專業素養的考驗,也是在守護工廠的信譽。